您好,欢迎您访问陕西华山技师学院招生网!轨道交通、形象设计、计算机、烹饪、新能源汽车、幼师专业开始招生啦!

陕西华山技师学院

省级重点、全日制职校,公办院校优质生源地

招生咨询热线 029-83650088
资讯动态

资讯动态

全国招生热线 029-83650088
029-85216633
时间:早8点-晚22点
注:请提前预约好接待老师,门卫处登记才能进入...

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利好消息:2024年技工院校毕业学生优先应征入伍

发布日期:2024-02-28浏览次数:2164

1a63-79107f0389012484614d348763a4d759_副本.jpg

关于做好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毕业生征兵工作的通知

四大亮点:

1.学校征兵有组织

2.参军入伍有优待

3.上站定兵享优先

4.退伍就业有保障

哪些技工院校学生可以享受本政策?

征集对象为符合国家应征条件的男性,取得毕业证书及国家认可的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的毕业生。

技工院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有哪些优惠政策?

1.参军入伍有优待

按大学生毕业生标准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入伍奖励金

符合国家应征条件的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毕业生,从我省批准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分别按专科、本科学历,享受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大学毕业生入伍奖励金有关政策。其标准、发放地、资金渠道、发放方式等按现行政策执行。

2.上站定兵享优先

全程享受“绿色通道”、优先安排

自2021年起,相关类型毕业生,参军入伍时享受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绿色通道”,享受优先上站体检,优先审批定兵,依据所学专业和部队需要优先安排分配去向。

3.退伍就业有保障

服役时间计入工龄、劳动合同续存

已与国有企业签订用工协议的相关类型毕业生,企业应依法支持其履行兵役义务,按照《兵役法》等有关规定,服役期间劳动合同续存,服役时间计入工龄。对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以上表彰奖励的,优先安排使用。

为部队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征集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入伍,是依托国家职业教育为部队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各级兵役机关将会同人社部门组织初检初审查验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政治考核环节还将了解掌握在校期间现实表现情况。

故意隐瞒病史或采取非法手段取得入伍资格被注销入伍手续的,以及因违法违纪或拒服兵役等原因被部队除名或开除军籍的人员,不享受以上待遇。

入伍保障方面:

1.优先征集

大学毕业生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考、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分配去向。鼓励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参军入伍,按照大学毕业生落实优先政策和相关待遇。

2.按期毕业

上半年应征入伍的毕业年级大学生毕业实习可在部队完成(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由县级兵役机关提供服役证明材料,所在高校应按规定颁发毕业证书。应征入伍毕业年级大学生凭《大学生预定兵通知书》参加毕业评审,所在高校应开辟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绿色通道,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应授予相应学位。

3.学费资助

对应征入伍服兵役(含义务兵和直接招收士官)的高校全日制毕业生或在校学生,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入伍前正在高校就读的全日制学生(含新生),服役期间按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4.发放奖励金

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专科按每人不少于4000元的标准、本科按每人不少于5000元的标准发放入伍奖励金;硕士研究生参军,按每人不少于6000元的标准发放入伍奖励金。各地在此基础上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具体标准由各地自行确定。

5.发放家庭优待金

2021年起,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按照上一年度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一定比例确定,每年按照省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动态调整。目前高于上年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可维持现有水平,暂不调整(今年全省平均优待金约1.6万元)。各地可对入伍大学生义务兵、服役部队驻地在艰苦边远地区(西藏、新疆等)的义务兵家庭适当增发家庭优待金,增发比例和标准由各地自行确定。

6.发放津贴

入伍后衣食住行医等由国家供给,两年服义务兵役期间共发津贴费25200元,担任班长的每年增加3360元,担任副班长的每年增加2400元。

7.依法优先

应征入伍的公民及其家属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依法享受军人、军属待遇,具体政策见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21部门《关于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二、服役发展方面

8.报考军

全日制大专毕业生士兵,可以参加军队本科层次招生考试,年龄不超过23周岁,少数民族年龄再放宽1岁。

9.直接提干

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服役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录取且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且取得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服役期间表现优秀的可以直接提干。本科毕业的年龄不超过26周岁,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年龄不超过29周岁。其中,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的,被树为重大典型、表彰为英模人物的,驻国家三类以上艰苦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部队且为少数民族的,年龄可放宽1岁。

10选改士官

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优先选取士官,首次选取为士官,在授予士官军衔和确定工资起点时,地方高校学习时间视同服役时间(与直招士官待遇等同)。

三、退役安置方面

11.发放退役金

两年义务兵服役期满退出现役,部队发给转移支付养老保险补助及职业年金约5.6万元,退役金9000元,退伍费、回家差旅费、医疗保险费、1个月的津贴及生活费等约5000元;获荣誉称号或者荣获一等功的,增发15%;荣获二等功的,增发10%;荣获三等功的,增发5%。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退役士兵,由部队按照其中最高等级奖励的增发比例,增发一次性退役金。

12.免试专升本

高职(专科)毕业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根据意愿入读成人本科,自2022年专升本招生起执行。

13.考研加分

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14.专项招录(聘)

01.公务员定向招录。在军队服役五年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士兵(含退役后复学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士兵,下同),退役后可报考全省基层机关(单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考录的职位,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共享公务员定向考录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也可报考符合条件的其他非定向公务员职位。各级党政机关在组织开展选调生工作时,注意选调有服役经历的优秀大学生,参军入伍经历可作为选调生报考条件之一,且年龄相应放宽2岁。

02.专武干部招录(聘)。专职人民武装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优先从退役大学生士兵中定向招录(聘)。定向招录(聘)比例不低于乡镇(街道)武装部考试录(聘)用专职人民武装干部计划的50%。加强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统筹调配,力争每个基层人民武装部或者人民武装委员会至少有1人为军队转业干部或者退役大学生士兵。

03.事业单位招聘。全省各级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特点,可按规定拿出一定岗位面向符合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进行专项招聘,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可以与“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人员共享事业单位专项招聘岗位。符合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报考我省事业单位时,按规定享受笔试总成绩加2分,被旅(团)级及以上单位评为优秀义务兵、优秀士官或荣立三等功的另加2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另加4分,累积不超过6分。

04.国有企业招聘。省、市(州)、县(市、区)属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在新招录职工时原则上安排10%的工作岗位,从符合岗位所需条件的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中择优录取,招聘信息同步在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网站上公开发布,企业主管部门和同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

05.文职人员招考。省军区每年公开招考文职人员时,安排25%以上的专业技能岗位,专项招考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对服役5年及以上且被评为优秀士兵或者获得嘉奖及以上奖励的,按规定落实笔试总成绩加分政策。

06.充实基层力量。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并具备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的退役军士,根据需要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安排到基层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鼓励引导退役大学生士兵到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注重从退役大学生士兵中培育村级后备力量,将表现优秀的选拔进村(社区)“两委”班子。

15.扶持就业

加大退役大学生士兵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有创业意愿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依托专业培训机构等进行创业培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提供经营场地、金融税收、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对退役大学生士兵,按规定落实相关就业创业补贴政策。

16.复工复职

高校毕业生入伍前被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录用或者聘用的,服役期间按规定保留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退役后可以选择复职复工,服现役年限计算为工龄,与所在单位工作年限累计计算,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和其他待遇。

17.军地接续培养

鼓励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机关企事业单位可探索新入职适龄大学毕业生先入伍服役再上(返)岗任职的军地接续培养办法,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配套政策措施和跟踪培养制度,将服役时间计入工龄,视同基层工作经历。

高级技工院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时,参照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四优先”  政策,即: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考、优先审批定兵、  优先安排使用。全国征兵网(http://www.gfbzb.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