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点、全日制职校,公办院校优质生源地
中职生有哪些优势?
01中职生的升学体系完善
制定指导意见,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体制,引导学校在内涵上下功夫,提升办学质量。
眼下,中考升学在即,不少学生和家长都很焦虑——万一考不上普高,还能有前途吗?
目前,我国的高职单独招生考试、五年制高职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普通高考等中职生升学方式已成熟,“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衔接体系已畅通。
02中职生的升学比例上升
目前,全国各地通过实施五年一贯制、中本贯通、中高本贯通、职教高考、对口单独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等多种政策,积极拓展中职学生升学渠道,中职毕业生升学率有较大提升,2020年升学人数达145.33万人,升学率49.24%,升学人数比2019年上升5.07个百分点。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对于中职生的单招计划,已经达到了整个该届中职生群体的4.7成。再加上五年一贯制、对口升学、出国留学等升学途径,中职生群体升学的人数超过一半是毋庸置疑的。
03中职生的专业建设完善
2020年全国中职学校招生专业点数达到4.7万个,较2019年增加2800多个,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
04中职生的资助体系完整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及顶岗实习等为补充的资助政策体系。
其中,中职国家奖学金是面向中职(含技工学校)学生专门设立的国家级最高荣誉奖项。全国每年共奖励2万名中职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05中职生的专业建设完善
“当时就想着进校学门手艺,将来好找个工作。”部分学生也是抱着这种想法选择了中职。中职生的课堂注重实践、实训和实习,校企联合培养孕育出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技能高手进入顶尖企业工作不是个案,从省到国家到世界的舞台都为职校生敞开。至2020年,全国共有94所中职学校开展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63所学校通过试点验收。探索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有哪些新政策向职业院校毕业生倾斜?
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要合理制定公开招聘资格条件要求,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资格条件中的专业条件要求,应当以完成岗位职责任务所需具备的管理能力、专业素质或者技能水平为依据,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指导目录设置,或者参考考试录用公务员、高等学校、职业教育、技工院校等专业目录设置,并将所参考目录在招聘公告中予以明确。
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再设置学历要求。在符合专业等其他条件的前提下,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报名应聘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的岗位,高级工班毕业生可报名应聘学历要求为大学专科的岗位。
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要以技能操作或技能指导履行职责任务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在考试中的比重原则上不低于50%。职业院校毕业生为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选手、全国技能大赛优胜奖以上选手、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一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决赛单人赛项前10名、双人赛项前7名、三人赛项前5名的选手)的,可作为高技能人才按规定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到与所获技能奖项相关的岗位工作。
五、鼓励引导职业院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享受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基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补充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的,可面向职业院校毕业生专项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