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点、全日制职校,公办院校优质生源地
从技术与教育两个向度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伦理风险关乎职业教育在数字时代下的生存与发展,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议题。
一、问题的提出:伦理风险何以成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议题?
职业教育是以技术为核心的教育,而数字技术的研发与运用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因此,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在数字时代获得存在合理性与发展持续性的必由之路。
(一)伦理风险: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
我国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既包括基础设备、教育资源等硬件条件,也包括师生素养、治理机制等软件方面。与此同时,构建理念指引、制度保障、数据驱动、资源支撑等多位一体的转型路径正在成为相关研究者与管理者的热议话题与行动目标。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在数字时代下的生存之道,诸多学者已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什么是转型”的概念性问题、“为什么转型”的合理性问题以及“如何去转型”的程序性问题,而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因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入与普及所引发的伦理风险的“价值性问题”研究还有待深化。从一般意义上讲,伦理是个体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等关系时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数字化转型中的职业教育应增进人们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快速变化的能力和快速掌握与使用新生数字技术的能力,培养人自身的数字素养。而数字技术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使得人们在利用其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活动时,容易陷入功利主义的陷阱,遗忘教育根本价值,造成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人的转型”目标理解的异化与迷失,进而遮蔽了职业教育“为人性”的初心,造成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
(二)技术与教育:两个审视伦理风险的向度
伦理风险为何成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议题,可从技术与教育两个向度进行审视。数字技术嵌入职业教育以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成事实,由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诸如算法错误等风险催生了包括失业难题、算法歧视、隐私侵犯等在内的伦理风险,进而增添了社会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安全感。这些风险触及了传统职业教育的伦理价值基础,影响了职业教育生态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秩序。
从教育向度来看,现代职业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职业”这一纽带帮助人顺利完成从学校向社会公共生活的过渡,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最终目的在于造就现代人的幸福。
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热潮流中的冷思考,伦理风险应当且有必要成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项重要议题。不可否认,数字化转型革新了职业教育的生态样貌,为职业教育增添了现代化色彩,但同时也使得“盲目推崇数字技术、过分信仰数字价值”的危机正在形成。
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生成:风险社会的视角
伦理风险作为社会风险的一种具体形式,与人类道德精神和文明传承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字化转型在无形中放大了由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传统伦理风险的复杂性,较之于传统的伦理风险,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后果更为严重。
(一)风险社会:一个观察数字化转型中伦理风险的视角
在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情境下,风险社会理论为审视伦理风险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是涉及整体的系统性转型,各个社会子系统带着传统工业社会乃至农业社会的心理习惯和行为准则而进入现代化,这对传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造成了严峻的挑战。个体问题转化为社会风险、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隐性风险转化为显性风险的概率在“社会不适”中大大提高,因此转型期亦是我国的风险高发期。正如贝克曾指出的那样,当代中国由于社会的巨大转型正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
(二)理性反思:风险社会视角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伦理风险的生成逻辑
一是教育理性反思逻辑。二是技术理性反思逻辑。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源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彰显于技术与人文的交汇融合,最终在风险社会里经由人对技术与教育关系的理性思考而生成。这种风险会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进程造成困扰,引发人们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弊端的担忧。为解蔽困境,人们必须对其进行反思以反抗弊端。
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伦理风险的表现样态
数字技术的深刻性、复杂性以及主体关联性等特征,使其引发的数字化转型牵动着整个职业教育系统的变革。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转型的快速进行引发了职业教育中的诸多伦理风险。形成对这些伦理风险较为全面系统的认知,并据此调节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是规范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提升转型效果的前提条件。
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地融合在数字化转型时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教育传统伦理造成了更大程度的冲击和挑战。本文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在对现代社会中技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张力反思的基础上,探讨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出现的,包括伦理目标失衡、伦理主体失调、伦理规范失控、伦理行为失序等在内的多种伦理风险样态,使职业教育面临背离教育意义的危机。为了避免职业教育在技术洪流中陷入被动地位,面向现代化的职业教育需要在数字化转型中协调手段与目的、教师与机器、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整合不同伦理目标间的利益,明晰不同伦理主体间的职能,强化职业道德伦理责任,制定科学有效的行为评价方式,以保障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始终围绕“人的发展”而进行,实现职业教育“以技成人”的目标,为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保驾护航。